宇宙非常的大,非常的神奇,我们对其了解的并不是很多,需要不断的探索,那么大家知道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周期是多久吗?接下来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详细揭晓下吧!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周期是多久:27天7小时43分11秒
月亮绕地球转动的周期大约为一个月,精确的时间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
月亮绕地球转动过程中还在进行着自转,只是它的自转周期跟公转周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
扩展资料:
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亿公里,地月系的运行速度应该等于地球的公转速度即30km/s,轨道半径等于日地距离,质量取地月系总质量,周期为一个太阳年。利用万有引力公式F=GMm/r^2=mv^2/r=m(2π/T)^2r进行非常简单的计算会发现地月系处在目前的状态是非常合理的。
当然,也可以用月球落在引力势阱等其它方式来解释。不管月球的起源如何,同源说,灾变说还是俘获说,月球的初始条件:其线速度,方向,质量和位置决定了其命运。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
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
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两者息息相关,那么大家知道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呢?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答案吧!
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相互绕地月中心共同旋转
地球和月球是相互绕地月中心共同旋转——这个中心是在地球的内部,所以看起来我们就以为月球是绕地球公转的。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就是从地球的北极上空来看是月球绕地球作逆时针旋转,从地球的南极上空看来月球是顺时针绕地球旋转。公转周期为29天多一点。
月球是自转的,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也就是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是一致的。自转时的周期也是29天多一点,这样的话,月球就老是以一面来对着地球转动。也就是说,月球如同地球的一颗同步卫星。
地球质量约是月球的81倍,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应当是对月球的81倍,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数值上等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也就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是月球对地球的162倍。它们相互之间的引力不足以使他们在一起,初看起来,他们分别都应该被太阳吸走。也就只需考虑地月系这个整体,或者说他们的质心围绕太阳运行的合理性了。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动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转动。
阳系中的所有行星,在围绕太阳运动时,都符合“同向性”这一特点,也就是说它们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和太阳系形成早期,太阳系星云的自转方向有关。太阳系形成时,初始星云收到了外界扰动力的干扰(比如说,临近的超新星爆发),给了它一个初始的动力。而开始自转的太阳系星云,自转方向就是自西向东,以至于后来的行星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
卫星也同理。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太阳系中基本上所有的卫星都是自西向东公转。除了一小部分直径非常小的卫星,有的直径只有10km左右,非常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卫星和它所依附的行星自转方向不一样,行星很容易就会把它撕裂。这也是为什么自东向西公转的卫星,体积都很小的原因。有朝一日,由于引力,它们都会掉入它们临近的行星内。
唯一一个稍微特殊一点的、很大的自东向西公转的卫星是崔顿,也叫海卫一。是海王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第十六大天体,仅次于第十四的月球和第十五的木卫二(欧罗巴)。由于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卫星很少,不像和它们类似的木星,土星等气体星球一样拥有众多的卫星,所以科学家推断,像海王星这样的行星,可能它最早也有很多卫星。
由于靠近柯伊伯带,所以柯伊伯带的天体可能进入了海王星的引力范围,被束缚后可能影响到了原有的海王星系统,导致一些卫星被排挤出去,海王星的卫星就变少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海卫一那么大却还自东向西公转了,因为它是外来的,可能被吸引的时候恰好是自东向西绕转的。
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匮乏,能供人类生存的东西越来越少,因此科学家们想探索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那么人类可以去火星生活吗?火星离地球究竟有多远?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吧!
火星离地球究竟有多远:最远的时候有4.01亿公里,距离最近时为5400万公里
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向着火星出发。去“邻居”家串门并不容易,还要选对时机。作为太阳系的两颗行星,地球和火星距离最远的时候有4.01亿公里,距离最近时为5400万公里,每隔780天才会有一次擦肩而过。
人类可以去火星生活吗
我们千百年来不间断探索宇宙的各种事物,其中有两个特殊的任务。第一个是寻找除地球文明以外的其它星球文明,第二个就是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是没能找到外星文明和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可是,也并不是没有一点收获。
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
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火星和地球同属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而且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似,地球近距离火星5500万公里,远距离超过4亿公里,火星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平均火星日为24小时39分35.244秒。火星轨道和地球也一样,火星上也有四季,只是季节长度为地球的两倍。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峡谷。
但火星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液态水。火星上也有火山,火星的火山和地球的不太一样,除了重力较小使山能长高之外,缺乏明显的板块运动,使火山分布是以热点为主,不像地球有火环的构造。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
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为了将来有一天能移居火星,发射了不少探测器到火星运行轨道和火星上进行考察和研究火星。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2018年7月25日,科学家们用探测器传回的照片发现在火星上有液态水流过的痕迹,这一发现让科学家们推测,火星在25亿年前和地球一样,也有海洋、河流、湖泊,还有大气层。为什么探测器在火星上只能找到液态水水流过的痕迹,却找不到液态水呢?其实,在火星的南北极也有液态水,夏季来临,太阳光照火星的南北极温度升高,南北极的冰块会融化成部分液态水。但是这部分液态水很快会被强烈的太阳光蒸发掉,所以探测器只能在火星上发现液态水流过的痕迹却找不到液态水的存在。
火星上没有很厚的大气层能保护蒸发掉的水蒸气,所以火星想要有液态水的存在很难,几乎不能实现。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液态水存在,我们想要移居火星,在火星上生存是不可能的。
小行星撞地球的消息经常传出,但是更多的是靠近没有撞击到地球,如果撞击到地球后果非常的严重,因此大家才如此重视小行星的消息,那么下面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小行星撞地球最新消息?
小行星撞地球最新消息
7月28日消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个下属机构网站发布消息称,一颗直径在84-190米的小行星2009 PQ1将于8月5日靠近地球。
当天小行星将非常靠近地球,其距离将是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七倍。最接近的时间将发生在莫斯科时间19时35分(北京时间次日0时35分)。
2009年8月14日发现了这枚小行星,它属于阿波罗型,即飞行路径穿越地球轨道的小行星。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小行星下次在地球附近飞过的时间将是2137年。
拓展资料
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截至2018年在太阳系内一共已经发现了约127万颗小行星,只有少数这些小行星的直径大于100公里。根据估计,小行星的数目应该有数百万,详见小行星列表。
到1990年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但2000年后,在柯伊伯带内发现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径比谷神星要大。夸欧尔(Quaoar)直径为1280公里。最大型的小行星开始重新分类,被定义为矮行星。
形成原因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天体,那它的直径只有不到 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一开始天文学家以为小行星是一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行星破裂而成的,但小行星带内的所有小行星的全部质量比月球的质量还要小。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形成行星的残留物质。木星在太阳系形成时的质量增长最快,它防止在小行星带地区另一颗行星的形成。
小行星带地区的小行星的轨道受到木星的干扰,它们不断碰撞和破碎。其它的物质被逐出它们的轨道与其它行星相撞。大的小行星在形成后由于铝的放射性同位素26Al(和可能铁的放射性同位素60Fe)的衰变而变热。重的元素如镍和铁在这种情况下向小行星的内部下沉,轻的元素如硅则上浮。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小行星内部物质的分离。在此后的碰撞和破裂后所产生的新的小行星的构成因此也不同。有些这些碎片后来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那么大家知道距离太阳最远的是哪个行星吗?那么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
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间隔太阳由近到远的陈列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距离太阳5791万千米,金星距离太阳10820万千米,地球距离太阳14960万千米,火星距离太阳22794万千米,木星距离太阳77833万千米,土星距离太阳142940万千米,天王星距离太阳287099万千米,海王星距离太阳450400万千米。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金星为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地球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的现象称为荧惑守心。火星(希腊语: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被称为“行星之王”。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本文标题:星座知识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周期是多久_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 公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