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术以符咒闻名,那么关于茅山术咒语又有哪一些呢?茅山术咒语有又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期风水知识大全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的茅山术入门,基础茅山术咒语口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道教茅山一派,关于驱邪,止煞,镇宅的数术有很多,在此简单介绍几个:
驱邪煞咒:
敕敕洋洋,日出东方,吾赐灵符,普扫不祥,口吐山脉之火,符飞门摄之光,提怪遍天逢历世,破瘟用岁吃金刚,降伏妖魔死者,化为吉祥,太上老君吾吉吉如律令。
邪祟离身咒:
天逢门下,降魔大仙,摧魔伐恶,鹰犬当先,二将闻召,立至坛前,依律奉令,神功帝宣,魔妖万鬼,诛战无盖,太上圣力,浩荡无边,急急奉北帝律令。
玄武驱邪咒:
玄武大帝在眼前,神归庙,鬼归坟,妖魔鬼怪归山林,玄武真君急急如律令。
金光咒: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浩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帝独尊,体有金光,大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姓,侍诵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玉帝同迎,方神明礼,役使雷灵,妖怪丧胆,鬼神志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金光速现,覆护坛庭。急急律令。
诸仙咒:
云推雾卷仙真倏到,愿附神坛推诚乐告。
送仙咒:
已蒙仙真,降格尘寰扰扰,难以久留,敬焚宝香,攀送骈,来时感德,去时奉福,降则无路不通,回则去路难寻,四海之内,唯同此音,后有所求,再当奉请。
请太白仙咒:
弟子虔诚设花筵,拜请香仙李谪仙,伏劳仙童通达意,早降灵坛作诗联。
请吕真人咒:
谨启蓬莱天仙子,纯心妙道吕真人,誓佐踢师宣教化,巡游天下武灵,亲受钟离传秘法,誓将法力救群生。九转金丹方外道,一轮明月照蓬瀛,朝游苍梧并北海,时游阆苑转昆仑。收拾乾坤归掌握,莫教述本原精,大将阴松常拥护,我今启请望来临。
桃花和合咒:
天精地精,日月之精,天地合其精,日月合其明,神鬼合其形,你心合我心,我心合你心,千心万心万万心,意合我心。
总摄召神咒:
赫赫阳阳,日出东方,遇咒有死,遇咒者亡吾奉北帝,立斩不祥,一切鬼怪,皆离吾榜。何物敢当,水不能溺,水为能侵,三界之内,惟吾独强。
召神咒:
如来顺吾,神鬼可停廖。如若不顺吾,山石皆崩裂。念动真言决,天罡速现形,破军闻吾令,神鬼摄电形。
催神咒:
天精元元,地广用川,雷公击杖,电母制延。地精神女,天精贲然。风伯混耀,雨师沈研。早呼星宿,暮引神仙,神龟合德,使鬼万千,左辅右弼,立在坛前,随吾驱使,禁闻魔缘神龟。
万急催神咒:
一敕不降,道灭于无,二敕不降,道绝于仙,三敕不降,斩首献天,雷公号令,速降吾坛。
安神咒:
天下神兵,八卦之精,摄到神将,安坐慰吾身,闻咒速至,百事通灵,无事不报,不得违令,吾奉。
诸天神将咒:
天地合我,我合天地,神人赴我,我赴神人,精气合全,神气合群,杳杳冥冥,天地济主,闻呼即至,闻召即临,焚香召请,功曹使者,递奏神员,闻今召请,速赴坛前。仰头传香,拜请九天玄女,历代流旅尊师,合诸仙众,下赴坛前,有事相请,速去速来,明彰报应。
土地咒:
坛场土地,神祗最灵,通天达地,出入幽冥,为吾传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幽冥咒:
杳杳冥冥,天地同生,散则成气,聚则成形,五行之祖,六甲之精,兵随日战,时随令行。
摄五鬼咒:
精灵精灵,不知姓名,授尔五鬼,到吾坛庭,顺吾者吉,逆吾者凶,辅吾了道,匡吾成真,命尔搬运,即速便行,逆我令者,寸斩灰尘。
请城隍神咒:
本县城隍,正直之神,执掌冥界,统率阴兵,我今虔诚,请降来临,释疑解惑,分剖云云。
丁甲神咒:
阳明之精,神威藏人。收摄阴魅,遁隐人形,灵符一道,舍宅无迹,敢有违逆,天兵上行。
防鬼咒:
人来隔重纸,鬼来隔座山,千邪弄不出,万邪弄不开,急急如律今。
你可能也喜欢:
茅山术修炼法,不怕傻的就怕不认真
传说中的茅山术是什么,它从何而来
茅山术有哪些?电影中的场景眼熟吗
茅山术:民间最灵的法术有哪一些
三清是道教之祖,道教的起始就是他们所创立的,那么三清与茅山术有什么关系呢?三清茅山术是什么?本期风水知识大全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三清茅山术是什么,三清茅山术起源。一起来看看吧。
三清派于商初,由元始天尊所创,名玉虚门,随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陆续出现,于公元400年改名为三清派。以斩妖除魔为己任,享有中原三大仙派之首,道教五大门派之尊的美誉。
商初,由元始天尊所创,名玉虚门,随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陆续出现,于公元400年改名为三清派。
三清派分为太极八卦脉和奇门遁甲脉,每脉又分现脉和隐脉,现脉由一些资质较差的弟子组成,这些弟子只会一些粗浅道术,其主要任务是掩护隐脉弟子的行踪;隐脉是由三清派的精英弟子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斩妖除魔,现在我们看到的多是现脉弟子。
三清派主张修身养性,摒弃七情六欲,突破九重天劫终而成仙。
门派特点:
力量特点:
普通修仙门派只能借助天地之力,所以无论多么努力,力量也极其有限,但三清弟子得到了师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和太上师祖鸿钧老祖之力,所以三清弟子可以控制天地之力,因此三清弟子的力量是不受限制的,也就相当于无敌。
法术特点:
三清派法术以金和火为主,都以攻击为主,而不太注重医疗。
言行特点:
三清派向来遵循仁义礼智信,讲究舍己为人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所以三清弟子都十分注重仁义道德,也十分注意言行
举止,他们说话周密,礼貌。考虑周到,也十分细心。所以就算是七八岁的三清弟子,也让人觉得他们过于成熟,跟他们在一起的人会觉得很不自在,他们给人的感觉就像冰山:冷漠又难以接近。
你可能也喜欢:
茅山术修炼法,不怕傻的就怕不认真
传说中的茅山术是什么,它从何而来
茅山术有哪些?电影中的场景眼熟吗
茅山术:民间最灵的法术有哪一些
中国古代的玄学主要是指三玄,而历经历史长和的洗礼与发展,就逐渐形成了如今我们所了解的玄学,现代的玄学已经不仅仅指的是三玄。那么你知道中国三大玄学指的是什么吗?本期的玄学入门带你去了解。
中国三大玄学是什么
《老子》、《庄子》、和《周易》就是所谓的三玄。
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一种崇尚老庄社会思潮,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语始见《晋书?陆云传》。魏晋名士以谈“玄”,释“玄”,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建立起不同的流派,故名。
“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经典,称为「三玄」,讨论有无、本末、动静、言意象,以及自然与名教等的相互关系,以综合儒、道、名、法诸家学说的新的思想形式,代替趋于衰微的汉代经学。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嵇康、王弼、向秀、郭象等。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有: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基本内容,有提出以无为本」及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自己的本的思想;以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其哲学目的;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把握义理,反对执着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的思维形式。由是形成两晋南北朝玄学的独有特色。
魏正始年间,以何晏、王弼为代表,崇尚《老子》,辅以《易》学,提倡“贵无”,主张以寂然不动的“无”为世界的精神性本体,但也注重儒家的丧祭服制和历代的典仪,服膺孔子,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统一儒、道。宣传“以寡治众”,“君主无为”。史称“正始之音”。
而阮籍、嵇康则视自然与名教为对立,主张毁弃礼法,“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达于“自然”,必能“通于治化”,幻想无君、无臣的自然社会。魏晋之际,裴頠批评“以无为本”,肯定万有存在的真实性,并反对寄生思想和纵欲主义,反对“贵无”和“崇有”,认为万物皆“块然自生”,用神秘的“自生”代替“无”为世界的本原,否定万有的真实性。主张“名教即自然”,君臣、上下之分乃是“天理自然”的体现。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其特点是以玄学解佛学,主要代表人物为僧肇,提出无不绝虚,有非真有,以一种非有非无,有无合一的学说,企图凌驾于玄学各派之上。至此,玄学岁余波未泯,但佛学已逐渐取代其地位。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它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又鉴于汉末儒学衰落,为弥补其不足而产生出来的;它亦是汉末魏初清谈直接演化而来的产物。
玄学分为门派
玄学有多种术法,而每种术法也有众多的门派,如风水就有好几大类,几大类的门派加起来足有百家。那诸如八字、易卦、法术、相学等等,整个玄学的门派就更是多不胜数,在这里不是分门别类,而是说说我的一些感念。为此大体将玄学从业人分成三大派:
学术派
1、渊源——理论以易经为主,学问也是多从流传的书本中来。
2、专长——这一派多专长于易卦预测、卜物问事、姓名调整,尤其出现了很多姓名专家,有没有效一般人也不太好分辨。
你可能也喜欢:
打好基础很重要:玄学入门必看的书
充满神秘色彩的玄学是什么
玄学知识:中国玄学五术都是哪五术?
七杀与偏官的区别:有无制化为标准?
河图洛书由来已久,博大精深,那么你知道河图洛书讲的是什么吗?你知道什么是河图洛书吗?本期河图洛书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河图洛书的精义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河图精义
河图,为地理之原。其实为天运之本、生死之机,互乘于此,而定废兴之代谢。由是而名。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为北方,故天之一在北,地之六亦在北。一生一成,相为经纬。故天一当令为正神,即取地六之正神以助之。
地六当令为正神,即取天一之正神以助之。而取洛书方位对面之九,与四为零神,此处言零神、正神,尚未属方位说,勿误解。此谓一六共宗。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火在南方,故地之二在南,即天之七亦在南,地二当令为正神,即取天七之正神以助之。天七当令为正神,即取地二之正神以助之。而取洛书方位对待之八,与三为零神,此为二七同道。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木在东方,故天三在东。地八亦在东,天三当令为正神,即取地八之正神以助之。地八当令为正神,即敢天三之正神以助之。而取洛书方位对待之七,与二为零神,此谓三八为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金在西方,故地四在西,天九亦在西。地四当令为正神,即取天九之正神以助之。天九当令为正神,即取地四之正神以助之。而取洛书方位对面之一,与六为零神,此谓四九为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土居中央,故天五在中地,十亦在中,为皇极。而寄旺于四方为枢纽,而维系乎八气。此谓五十同途。但河图有理气,而无方位。有体质,而无运用,至洛书而方位出焉。
盖三元气运,本于河图。以天一、地二、天三,为上元。以地四、天五、地六,为中元。以天七、地八、天九,为下元。至于地十,则与天五同在中元耳。
河图之理,一生一成生者,为正成,即为催成者,为正生,即为催。而凡生成之正运者,取其实地,正气入穴,非取其河道,所谓颠颠倒也。
洛书精义
洛书之文,与河图之数,相为表裹。有河图而无洛书,则有体而无用。有洛书而无河图,则有用而无体。盖论三元气运,为本乎河图。而论三元方位,则不外乎洛书矣。
夫洛书之数以一对九,为十。以二对八,为十。以三对七,为十。以四对六,为十。以地居四隅,以天居四正,一生一成,相为经纬。一阴一阳,相为交媾。九畴从此生,九宫从此配,九星从此挨,而治国经野之道备焉。
盖天一生水,故北方之天一,为上元首运。而河水必取乎南者,盖北方之水不能自生,必须南方天九之金以生之。又地六成之,故西北之地六为照神,地二生火故西南隅之地二为上元第二运,偏取艮方水者,盖火不能自生,必须艮方地八之木以生之。又天七成之,故西方之天七为照神,天三生木,故正东之天三为上元第三运,偏取兑方水者,盖木能生火,故用西方天七之火以养之。地八成之,故东北之地八,即为照神。地四生金,故东南之地四为中元首运,偏取乾方水者,盖金能生水,故用西北地六之水以养之。天九成之,故离方之天九,即为照神。
五十为中央是寄旺也,不必论。地六成之,故乾方之地六,为中元末运,偏取巽方水者,盖水不能自生,必须巽方地四之金以生之天一生水,故坎方之天一,即为照神。天七成之,故兑方之天七为下元之首运,偏取震方水者,盖火不能自生,必须东方天三之木以生之。地二生火,故坤方之地二,即为照神。地八成之,故艮方地八,为下元中运,偏取西南方水者,盖木能生火,故用西南地二之火以养之。天三生木,故东方之三木,即为照神。天九成之,故南方天九,为下元末运,偏取北方水者,盖金能生水。故取北方天一之水,以养之。地四生金,故东南之地四即为照神。
大抵四生如孩儿之恃父母,四成如衰老之仗子孙。深言之,为五行相生之体,浅言之,即八卦颠倒之用。明乎河洛之义,更参以先天后天之卦,配之以九宫九星之用,约之以四吉四凶,判之以上中下三元堪舆之秘旨尽矣。
盖三元方位,本于洛书。而洛书之文,又不能外乎河图。
河图之地六,阴也,右转,而居于西北。河图之地八,亦阴也,右转,而居于东北。即二十四山阴从右转之理,河图之天七,阳也,左转,而居于西。河图之天九,阳也,亦左旋,而居于南。即二十四山阳从左旋之理,八卦九宫之方位,不外是也。
你可能也喜欢:
中国易学的精品:河图洛书解析
神秘的图画,关于上古河图洛书传说
九宫图的数理关系:怎样正确认识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群经之首的易经起源于哪个朝代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它流传至今,也被拍成了影视剧,对现代人们的影响很深。梁山好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齐聚一堂,一统江山。今天小编就来解密《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具体意思。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什么意思 道家色彩浓厚
《水浒传》中将108位好汉分为“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与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这带有明显的传统道教色彩。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36颗天罡星,每颗天罡星各有一个神,合称“三十六天罡”;北斗丛星中还有72颗地煞星,每颗地煞星上也有一个神,合称“七十二地煞”。
三十六与七十二:带有五行风水思想的神奇数字
“36”与“72”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是两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数字,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孙子兵法》中有36计;传统武术套路中常有36招式;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有36景;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72个;据说汉高祖刘邦的左腿上有72颗黑痣;蚩尤有72兄弟;俗语:“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还有尽人皆知的孙悟空72变。另外,人们还喜欢用36、72来描绘美景,像武夷山有36峰之说,黄山、衡山、嵩山有72峰之说。看来,“36”和“72”两个数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36”是六六相乘之和,“六”是我国古人崇尚的吉利数字。《周易》每卦有六爻,音声有六律,古代士大夫有六卿,家庭关系有六亲。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数以六为纪”,帽子六寸,车六尺,用六匹马驾车等等。《水浒传》中最初也是36将,所以宋江说:“六六雁行连八九。”
“72”作为神秘数字起源于五行思想。在五行观中,一年被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一年360天被分为72候,每候5天。闻一多先生就此问题特意撰写《七十二》一文进行考证,他指出:“‘七十二’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五等分数,而这个书乃是由五行思想演化出来的一种术语……它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表征。”可见,72是古代历法中的基本计算数,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人们的数量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本文标题:急急如律令,茅山术中的经典口诀_三清茅山术是什么,三清茅山术起源